当前位置:首页 >> 百脚鸡

襄阳一千七百八十亩旱地改水田亩均增收一千多元烟管蓟

2022-07-13 17:57:32  保康农业网

襄阳一千七百八十亩旱地改水田,亩均增收一千多元

11月12日,老河口市孟楼镇大营村四组,一块块方正的水田里,稻茬金黄,十几台播种机轰鸣着播种小麦。?

“以前大家看不上的缓坡地,改成水田后,旱涝保收,产量增加,趁天气晴好赶快把小麦播种了。”大营村种植大户周克乡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在省自然资源厅统一组织下,襄阳将1780亩旱地改造成水田,既提升地力、保障粮食安全,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为何改?缓坡旱地耕作

条件差、产量低

老河口市是实施旱改水地区之一,当地地处丘陵地区,缓坡旱地多。老河口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主任宋玉鑫介绍,缓坡耕地难以蓄水保水,加上当地属鄂北“旱包子”地区,又无配套灌溉设施,旱地耕种产量低、效益差,慢慢地一些坡度较大的旱地就被抛荒了。

“旱地一遇大旱几乎颗粒无收。”周克乡说,以前他家有五六亩旱地,一直种玉米、芝麻等,年景好时一年亩均收入五六百元。

“四组的1200多亩坡地,地势中间高两边低,夏季种玉米,一亩收成600多斤,2013年至2014年当地遭遇严重干旱,玉米几乎没收成。”竹林桥镇陈家营村村支书范国起说。

襄阳市襄州区黄龙镇陈桥村情况较为类似。村支书周坤介绍,村里有320多亩缓坡地,高度差几米,收成不到水田的一半。“种一瓢收一斗,还比水田更易长草,大多村民都随意种种。”陈桥村七组村民方世国说。

如何改?平整土地,修建排灌设施

为提升耕地质量,经前期摸排,综合考虑水源、村民意愿等因素,2017年以来襄阳市老河口市、襄州区等地多片缓坡旱地被改造成水田。

孟楼镇大周营村项目面积3200亩,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修建排灌设施和田间道路3项工程。土地平整先要剥离耕作层熟土,根据地形将坡地平整成大小不一的“方块田”,然后碾压防止渗水,再将熟土覆盖在地表,并用生物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

为了灌溉,新修了两座泵站、铺设两条PE主管道,从3公里外的古城水库引水,支管道铺向田间地头,每个地块都留有出水口。在襄州区黄龙镇陈桥村项目点,记者看到,320多亩坡地被整成5亩至15亩大小的水田,田里水稻已经收割,新种的麦苗有两寸多高。为保障灌溉,老泵站整修一新,还修建了一座新泵站,种稻时两座泵站同时从滚子河支流抽水,“仅新泵站一小时就能抽500多立方米的水。”

“‘旱改水’没有摊大饼,只在适合的地方进行。”襄阳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主任唐春生介绍,旱改水立项首先看水源是否充足,其次要看田块能否稳定保水,大周营村和陈家营村项目,周边分别有古城水库和西排子河水库,水源比较充足,且都是黏性土壤,平整后能稳定蓄水,改成水田后,采取薄、浅、湿、晒的灌溉方式,确保水资源不被浪费。

效益几何?旱涝保收,亩均增产千余斤

“今年增收近1.8万元。”方世国说,他家14亩坡地被改成了水田,以前坡地夏季种玉米亩产700多斤,收入700多元,今年种水稻亩产1300多斤,收入1800元,亩均增收1300元。更重要的是水田旱涝保收。现在种地增产又增收,村民劲头更足了。

在竹林桥镇陈家营村,来自监利的老板熊东垓承包改造后的水田680亩,今年水稻亩产达1400多斤,年均利润五六十万元。

“以前流转没人要,改成水田后流转每亩费用600多元。”旱改水后,周克乡看到了发展前景,将大营村3200亩水田全部流转,每年水稻、小麦轮作,以前麦子亩产600斤,现在亩产800斤,夏季从种玉米变种水稻,亩产从600斤增长到1200斤,今年水稻亩均毛收入达1500元。此外,利用机械化耕作,耕作成本下降了30%。

旱地改水田,耕地质量明显改善,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农民收益提升,是综合效益突出的一项重要举措。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处理。电话:010-62110034

腰肌劳损

肾精亏虚与肾阴虚区别

腱鞘炎是什么症状

吃什么药能提高精子活力和活率

怎么判断肌肉劳损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