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松叶菊

高山蔬菜如何走上向海之旅露珠杜鹃

2022-07-29 18:27:10  保康农业网

高山蔬菜如何走上“向海之旅”

8月初,产自龙泉市岩樟乡郑庄村的四季豆、茄子、水果黄瓜等20多个品种的高山蔬菜,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千峰翠-龙泉味”龙泉康养农产品展上亮相。  这次集体登场,是郑庄蔬菜产业的一次试水。但对敢于先行先试“问海借力”的郑庄人而言,这样的方式并不陌生。

早在2005年,郑庄村就开始试种四季豆,成为龙泉市最早投身高山蔬菜产业的山村之一。15年来,郑庄人经历过高山蔬菜产销两旺的繁盛时期,也经历过“田地抛荒无人种”“丰产丰收无处销”的低迷时期。

靠着“向海而生”的眼光和魄力,郑庄高山蔬菜产业在近年来实现了全面升级,一跃成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新兴产业。

目前,郑庄村已经建起了300多亩高山蔬菜基地,涵盖高山四季豆、茄子、毛芋等30多个品种,直销上海、杭州等地,直接带动当地村民年人均增收超过4000元,小康之路越走越宽。

离“山”赴“海”

高山蔬菜成功对接大市场

8月5日清晨6时许,在岩樟乡柳山头村的高山蔬菜基地里,一筐筐茄子刚运到便被倒成一堆,按等级分拣、装箱……来自郑庄村邱菜琴家庭农场的负责人邱菜琴一面记录茄子的收购价和收购斤数,一面与柳山头村的种植大户严礼奋预订后天前来收购的蔬菜量。这已经是这一天早上邱菜琴跑的第六户种植户。

“这一阵子,上海市场的老板收到货后的反馈都挺好,说明最近咱们的菜质量不错,价格也就稳了,你们有多少我就收多少。”邱菜琴和严礼奋匆匆交待了几句,马上奔赴下一个基地,“每天都要往上海江桥蔬菜批发市场发两大车菜,6.8米长的货车装得满满当当。为了确保品质,发车前我都会亲自验货。”

近两三年来,郑庄村高山蔬菜的产量和销售额均占全乡2/5左右,尤其在长三角市场持续走俏。然而,这产销两旺的局面,却是郑庄菜农在十多年前想都不敢想的。

作为龙泉最早种植四季豆的村庄,10多年前的郑庄村,是个名副其实的“四季豆专业村”,“尝尽了起步早的甜头。”郑庄村党支部书记邱丁长回忆道。

然而,这样的热闹场面,在2008年戛然而止。这一年,岩樟乡全域被列入龙泉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地。为了实现全域出境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岩樟乡关闭了所有农家乐,常住只剩1/5人口。

“蔬菜产业一下就进入了发展瓶颈。一方面不能使用除草剂,提高了种植成本,种菜的农民变少了。另一方面,临近村庄也纷纷发展蔬菜产业,竞争激烈了,菜农开始为销路发愁。”邱丁长说,发展困境倒逼农产业提前进入转型升级期,“乡里开始鼓励菜农种植生态精品蔬菜,在全域禁用除草剂和高毒农药,走精品农业的路子。同时,像邱菜琴这样的‘蔬菜经济人’开始跑市场,解决蔬菜的销路问题。”

“十多年前,龙泉的四季豆、茄子多在城区销售,最远也只能卖到杭州,但到了2009年,上海市场打开了。”一端连着菜农,一端对接市场,做了10多年蔬菜收购生意的邱菜琴,成了“问海借力”的先行者。

2009年,她第一次到上海江桥市场了解蔬菜行情、找经销商谈合作,足足在市场里“泡”了一个多星期,“为什么要借发达地区的力?因为市场实在太大,有数不清的经销商把产品发往全国各地,只要在这里占据了一席之地,销路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从上海回到村里后,邱菜琴每天都到村里的蔬菜基地给四季豆、茄子拍照片和视频,“那时候没有微信,为了让上海的经销商了解我们的产品品质,我就用彩信给他们发照片和视频。渐渐地,向我们要货的经销商多了起来,发货量也翻了好几倍,去年,她经销到上海江桥蔬菜批发市场高山蔬菜的经销额已达500万元。”

市场销路打开了,原本已经放弃种植的菜农也重新扛起了锄头,如今在岩樟郑庄村一带,种茄子的菜农就有100多户,种植面积逾300亩。

别“海”归“山”

回乡种菜走上靠山致富之路

驱车抵达海拔1000余米的郑庄村金坑自然村时,40多亩绿色原生态蔬菜基地生机盎然,身处其中,泥土与蔬菜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龙泉云之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邱伟伟告诉记者,他在1998年离开老家前往上海闯荡,去年重返家乡种植高山蔬菜,“算是重操旧业,但眼界完全不一样了。”

20多年来,邱伟伟一直在上海做古董生意。回乡种菜,是他回老家修缮老屋时萌生的想法。

“2017年我回村时发现,种菜的村民可真不少,菜的品质也比我们平时买到的更好。”从小就能熟练操持农活的邱伟伟,在上海生活期间也一直保持着种菜的习惯,“要是能把兴趣爱好变成致富之道,何乐而不为?而且我对上海市场很了解,有信心走高端路线。”

邱伟伟将这一想法与乡干部进行了交流。“当时,高山蔬菜的产销已经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但高端市场还属于空白,邱伟伟提出了种‘精品菜’的思路,与我们的设想不谋而合。”岩樟乡乡长李文秀说。

去年,邱伟伟在郑庄村和金坑村流转了近40亩土地,种下了20多个品种的蔬菜,“虽然量不算大,但都是精品,口感鲜甜,完全不愁销路。”邱伟伟销售高山蔬菜,采用的是独特的会员定制模式,“会员支付一年1.8万元的会费,就可以享受每周2次、每次7-10斤的高山蔬菜配送及每月一次的家养禽类配送,这种方式在农村难以想象,但在发达地区的高端市场已成常态。”

短短一年间,邱伟伟在专门划出的几分“试验田”里,前前后后试种了26个品种的蔬菜,每到收获季,就邮寄给上海的朋友品尝,听取他们的建议并调整种植品种。市场调查奠定了销售基础,此后,邱伟伟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并搭建了网络销售平台。

在邱伟伟的蔬菜基地里,架着一圈驱虫灯,每垄菜地上都竖着很多黄色粘虫板。“以物理生物方式防治病虫害,用的也是有机肥,实现了生态古法种植。”龙泉市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站站长张世法,是邱伟伟的“技术外援”,在他的推荐下,基地里增种了水果黄瓜、水果玉米等精品蔬菜,很快打入了上海市场。

“现在种菜和以前太不一样了,就连虫子都得用手一只只逮出来。”57岁的金坑村村民廖长林种了10多年四季豆,今年他和妻子到云之地公司的基地里当管理员,每天晚上在田里打着手电抓虫,虽然辛苦,却并无怨言,“只有这样的菜才能卖出好价钱,多花点力气也值得。”

前不久在上海举办的“千峰翠-龙泉味”龙泉康养农产品展开幕当天,邱伟伟就接到了10多个入会订单。而作为龙泉高山蔬菜主要交易市场——上海江桥蔬菜批发市场还在展会上与龙泉市政府签了1000万元的战略合同,“海”与“山”的协作,得以进一步加深。

山海共鸣

直播带货拓展创富新空间

“这次我们来郑庄,是为龙泉特色农副产品拍摄宣传片,为龙泉生态产品‘站台’‘带货’。”8月5日上午,作为阿里巴巴数字农业项目服务商的宁波供销电商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刘茂高,带着摄制团队来到云之地公司的高山蔬菜基地踩点,为下一步现场拍摄做前期准备,他告诉记者,“这次的拍摄不仅要介绍云之地种植的高山蔬菜,还要把像邱伟伟和他儿子邱佳豪这样的龙泉新农人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邱伟伟坦言,虽然在品牌创建之初,他就萌生了线上销售的想法,但对如何具体实施运营却毫无头绪。“说到底,我骨子里始终是‘山里人’,擅长的是传统农业,但要应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得靠真正的‘海里人’。”

邱伟伟所说的“海里人”,是在上海长大、目前正在华东师范大学读研二的儿子邱佳豪。云之地高山蔬菜品牌提出“为您在云中种一亩地”理念及包年配送方式,以及通过微信小程序“云亩商城”实现线上销售的种种操作,都是由邱佳豪负责完成的。“现在我主要负责基地的蔬菜种植管理、品控,佳豪负责线上运营和品牌营销,我们各司其职,互不干扰,一加一大于二。”

协助父亲运营高山蔬菜的同时,邱佳豪也提出了不少推进现代农业的新思路和新想法,“体验式生态农业O2O、农产品深加工,都是值得尝试的方向,我们要努力让农业变得‘好玩’起来、‘潮’起来。”

像邱佳豪这样帮助父辈发展农产业的“农二代”,在郑庄村并不罕见。

今年5月30日举办的岩樟漫游周活动,新增了直播带货环节,一个半小时的直播过程,吸引了180万人次观看,总销售额达3万多元。“直播这种新鲜事物,我们都不熟悉,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多亏了岩樟源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光明的女儿叶凯雯。”岩樟乡常务副乡长曾春亮说,当天,叶凯雯连夜注册了“微店”,把直播中销售的农特产品一一上架,确保观众随时可以上线购买。

正在上海大学读研三的叶凯雯,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熟知茶叶生产加工流程,近几年来,她一直在指导父亲申请茶叶质量认证、开展线上营销。“每年采茶季,凯雯都会和我一起进山,向茶农收购茶叶,沿途拍摄的视频经过后期剪辑,就成了******的产品广告。”叶光明告诉记者,叶凯雯还负责打理合作社的抖音号,“线上销路打开之后,茶叶销量连连攀升,市场越做越大。”

“农二代”乐于守“农门”,无疑为村庄产业发展注入了崭新的活力。“他们在发达地区读书、游学,用自己的学识为家乡产业发展助力,成为小康路上的重要生力军,开创出农产业发展的新天地。”曾春亮说。

在绿水青山间,越来越多的“邱佳豪”“叶凯雯”开始耕耘自己的现代生态农业之梦,山海和鸣的旋律,也因此愈发和谐而悠远。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处理。电话:010-62110034

肾阳不足是肾虚引起的吗

有治疗术后ED的药吗

潮热汗出心烦可以吃什么药

赤鹿他达拉非效果怎么样

锁阳固精丸是不是处方药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